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交流 >> 正文
    • 实践交流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暑期延安考察学习总结

发布日期:2013-10-22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按照学院相关文件精神,846日,我部一行17人赴革命圣地延安进行了考察学习,现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延安,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曾让无数的革命青年心神向往。我部教师先后参观了杨家岭中国共产党七大会议旧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枣园中共中央书记处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并瞻仰了当年中共中央的办公场所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旧居,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工作和生活的情景。

 二、收获与感想

(一)、这次考察学习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思想洗礼

通过此次考察,我部教师认识上得到了升华,灵魂上受到了震撼,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延安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延安精神就是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革命精神;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延安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没有延安精神的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那一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当年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取得胜利并走向成功的。在参观中,我们既看到了延安革命根据地革命斗争时期的艰苦卓绝与腥风血雨,又看到了今天革命老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而取得的巨大成绩,看到了延安革命老区的蒸蒸日上与欣欣向荣。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二)、这次考察学习是一次扎扎实实的理想信念教育

原来只是在书本中、在影视剧中记载的党的奋斗历史一下子变得鲜活生动。延安之行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成行之前的初衷——开阔眼界,使课堂教员工动,更大的收获是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念和信仰。面对前辈们的选择、经历、奉献、牺牲,瞬间领悟到了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冲破反动派的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因为这里有信念和信仰,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有无数革命前辈塑造和凝聚起来的“延安精神”。为什么延安这么贫穷,住的是窑洞,吃的是小米山药,夏天是高温酷暑,冬天是冰雪封冻,但那么多热血青年却愿意放弃自己优厚的条件,不远千里奔赴延安,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誓死保卫延安。因为保卫延安就是保卫革命信仰、保卫革命精神,所以星星之火就能够燎原,因为有了延安精神,所以中国革命就能够取得胜利,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延安精神是法宝。用之于个人,则健康成长,事业有成;用之于团体、企业,则团体兴旺、企业发达;用之于党与国家,则精神振奋、青春永葆。延安精神又是试金石,检验着人们的眼光、境界、品格、走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此次学习考察活动,我部教师沟通思想,交流了经验,加深了感情,受到了教育,创新了思路,拓展了视野,增进了了解,取得了成效。这次培训考察对教师的洗礼一定会渗入今后的思政课堂,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推动公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有新的提升。

365英国上市(集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统一大道 

电话:029-33680145  邮编:712000 

陕ICP备130007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