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咸职学子:
愉快的暑假生活已然结束,新学期即将拉开序幕。当我们站在新的起点应怎样以饱满的热情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呢?为此,365英国上市结合教学实际,以“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分别为我们的“老同学”和“新同学”策划两期“开学第一课”。今天,推出第一期:《风声雨声读书声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我们一起来放眼天下、脚踏实地,做一个有底气、有骨气、有志气的新时代青年吧!
第一期
《风声雨声读书声 家事国事天下事》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大家一定读过苏东坡的《定风波》吧,了解苏东坡在乌台诗案后的至暗人生,也一定佩服于他的人生态度和勇气。人生只有经历磨砺,才能积淀智慧,而一个国家也只有历经苦难,才能迈向辉煌。
一、放眼世界 中国发展底气十足
2022年的这个暑期,国际、国内发生了很多大事,有悲有喜,让人应接不暇又百感交集。同学们是否在多变的国际风云中真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是否有些许的迷茫和不知所措?要知道,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会遭遇艰难险阻。国家有定力,我们才会有信心。放眼当今世界,中国发展底气十足!
1. 中国经济 这边独好
由于疫情等原因的影响,近两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十分低迷。2022年以来,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的粮食、油气、药品等严重短缺,食品价格大幅上涨,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经济濒临崩溃。7月5日,斯里兰卡总理维克勒马辛哈宣称斯里兰卡已经破产。

原来不仅企业会破产,国家竟然也能破产,一时间有关斯里兰卡国家破产的消息成了全球的热议话题。联合国和其它专业机构纷纷预测各国经济形势,结果显示全球经济将陷入低迷状态,各国经济发展都将放缓。其中,联合国预测美国的经济增速仅为2.6%,欧盟则为2.7%。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形势,很多人都非常好奇,我们的经济增速是多少呢?据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可以看出,全球经济低迷,反观中国风景这边独好。
2.政清人和 行稳致远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这边独好也可以侧面反映出我国的政治发展稳步向前。2022年7月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香港回归25周年是基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25年来,香港社会稳步向前发展,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还是一些剧烈的社会动荡,都没有阻挡住香港行进的脚步。25年来,尽管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党中央始终坚守基本法确定的“一国两制”初心,把繁荣稳定作为第一要务,把香港市民福祉作为优先考量。特别是近5年来,由于国际秩序不确定与世纪疫情叠加,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的背景下,香港在党和国家的引领下经济能够保持总体平稳发展。
千山一脉,万水同源,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国家发展始终是香港发展的最大依托。今天的祖国高度开放、日新月异,足以凭国家之大、活力之盛,为香港增优势、拓空间、破难题、提供强大动力。特别是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为香港发展创造了新的重大机遇。事实将继续证明,祖国才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只要香港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香港定能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香港居民。
3.中国科技 领跑世界

从20世纪70年代发射“东方红一号”起,中国科学家历经30年的艰辛,终于将中国的航天事业从空白发展到领先。2022年7月24日,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作为目前全球最长的单体载人航天器,问天实验舱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驻留、出舱活动和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全新的太空授课也将在这里开展,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再次迎来里程碑式的进展。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几代人类空间站惯用英文和俄文标识相比,我国空间站核心舱的操作界面采用的全是汉字标识,这也致使欧洲宇航员开始学习中文,因为这是中国制造!
中国的太空梦连着中国梦,也助推着中国梦。正是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辛勤耕耘,才走出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路。中国梦当然也是我们每一位青年员工的梦,青年员工处在学习的关键时期,一定要珍惜大学学习的美好时光,发奋学习、刻苦钻研,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努力培养⾃⼰的创造能力,还要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服务祖国,奉献社会,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
二、环顾国内 中国精神自强不息
今年夏天,气温节节攀升,多地开启高温“烧烤”模式。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迎战烈日“烤”验,在各自岗位上挥洒汗水,全力保障着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用汗水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高温酷暑,疫情反扑。在执行核酸检测常态化的当下,大街小巷的抗疫医护人员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在闷热的防护服里坚守着岗位,在高温下用汗水筑牢了疫情防线,是他们用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守护着一座座城市的安康,成为不分昼夜守护我们的平民英雄。正是这种“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一次又一次打败了肆虐的病毒。
水火无情,人间有情。由于持续高温,重庆涪陵、南川、江津等区先后发生10余起森林火灾。消防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背负灭火装备,星夜驰援,迅速奔赴火场,不分昼夜,铺设消防管道,开挖隔离带。由于长时间连续与山火作战,他们衣物破烂不堪,甚至中暑呕吐、烧出水泡,但他们依然不退缩。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彰显了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人民至上”理念。
此外,由于山路陡峭,很多自发组织起来的摩托车队主动担负起运送物资的责任,很多人摔倒了,累瘫了,受伤了,精神却不倒,依然要爬起来冲在前面。两个零零后志愿者在凌晨着急送物资不慎对撞,当他们双眼通红躺在地上,有人问:“是啥子让你坚持到现在?” “零零后不是垮掉的那一代,救火,上!” 这些零零后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我们当代青年的力量和精神面貌。
还有一群人同样在这个炎酷的夏天挥洒汗水,获得荣耀。8月6日至8月11日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在榆林市隆重举行,它是我省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会。44个代表团,38个大项,780个小项,3440场比赛,这些简单的数据,见证着1万多名体育健儿的顽强拼搏和奋勇争先。每一位参赛选手一路走来,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是流汗还是受伤,他们拼搏进取、挑战极限、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也同样激励着我们要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姿态迎接新学期,以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三、审视自我 修身立志笃行不怠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虽是古人对读书人的告诫与要求,但用于当下年轻人也一样大有意义。读书为了明理,明理后当有作为。这个作为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只要能够心怀天下,关注社会,友善家里、踏实学习一样伟大。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们年轻的一代应该如何肩负时代使命,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贡献自己的力量呢?如何做有知识有理想的时代新人?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德立身,志达天下。民族发展的重任、国家未来的命运就掌握在大家手中,同学们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要砥砺高尚的德行、锻炼强健的体魄;要学会继承传统,更要学会创新;要培养世界眼光,更要有爱国情怀。希望同学们主动学习国际国内和身边的先进事迹,不怕困难,勇于担当,成为有理想、有信仰、志存高远、敢于担当的人。

第二,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咸职是大家攀登的阶梯,成长的舞台,生活的家园,这里没有通过捷径走向成功的通行证。在这里,选择了勤勉与奋斗,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选择了纪律与约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选择了痛苦与艰难,也就选择了练达与成熟;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
第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学期刚刚开始,希望大家重新认识自我,进一步规划目标,要有决心、有信心、有行动,要有惜时如金、只争朝夕的意志,要有滴水穿石、矢志不渝的毅力,更要有舍我其谁、自我超越的勇气和魄力。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对待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完成每一项作业开始,让新学期的每一天都有意义、有进步!
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刚刚过去的暑假虽然让人五味杂陈,但留给我们更多的是身为中国人的骄傲、震撼与感动,是自信、自强、团结、拼搏的启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怀着一腔热血,捧着赤子之心,以“披荆斩棘”的决心,“乘风破浪”的姿态把握新时代的“芳华”,努力交出不负国家、不负人民的新时代“奋斗篇章”!
温馨提示:
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我们将以网课的形式呈现。这是严格按照上级疫情防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所作出的慎重决定,也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时代背景。作为一名咸职学子,我们有责任服从学校安排,秉持“勤学苦练,砺志成才”的学风,认真上好每一节网课,履行作为员工的义务,做到网课不打折,铆足学习劲头,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充满干劲地开启新学期的学习之旅!